
中新網黑龍江新聞4月23日電(馬淑芬)民以食為天,食以安為先。近年來,雙鴨山市寶清縣緊緊抓住農產品質量安全這一重要的民生工程,堅持“產出來”和“管出來”兩手硬,堅持標準化生產與執法監管兩手抓,全力打造優質農業品牌,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,確保百姓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被農業農村部授予“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”稱號。

近年來,寶清縣投資500余萬元建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,進一步健全和延伸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,在10個鄉鎮監管站設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員崗位,145個行政村全部配備協管員,形成了縣、鄉(鎮)、村監管站為基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三級監管網絡,提升了監管水平。
加快建立農產品“從農田到餐桌”全程追溯體系,先后建立了9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基地。成立了綠色食品協會,積極開展綠色認證。截至2019年末,綠色食品基地認證面積25.13萬畝,認證企業21家,獲證產品29個;有機食品基地認證(含轉化)面積2萬余畝,認證企業5家,獲證產品14個;創建了25萬畝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(水稻)標準化基地,F擁有“寶清大米”、“寶清蘋果”、“龍頭胖頭魚”、“撓力河毛蔥”、“寶清大白板白瓜籽”、“寶青紅紅小豆”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6個。

穩步推動各項“三減”技術措施落實和耕地輪作休耕。2020年,落實農業“三減”示范基地面積55.05萬畝、186個,全縣實施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近11.05萬畝。在全縣建設“互聯網+農業”高標準示范基地27個、面積近12萬畝,其中,綠色食品基地19個,有機食品基地4個,按歐盟標準有機種植基地1個。
為從根本上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問題,保障農業生態環境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,近年來,寶清縣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,實現了100%回收,為叫響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、確保百姓“舌尖上的安全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