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新網黑龍江新聞12月5日電(張金龍)“能夠投身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偉大工程,我深知組織信任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責任,更是一次砥礪初心的大考,我一定牢記囑托、扛起重任,在鄉村廣袤天地擦亮青春底色,努力交出滿意答卷!边@是哈爾濱海關所屬綏芬河海關青年干部張振山,第一天駐村時在日記中寫下的一段話。
2021年6月,張振山成為哈爾濱海關駐村工作隊的一員,赴綏化市青岡縣昌盛鎮興東村,投身到火熱的鄉村振興實踐中,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,讓絢麗的青春之花在駐村一線綻放。

真駐村才能真“助”村
張振山是一個從小生活在城市里的“90后”,駐村工作對他來說既有期待更充滿挑戰。但他心里清楚,選擇駐村就要吃得了苦、沉得下去,只有自己真正地融入鄉村,和鄉親們打成一片、擰在一起,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。
進得千家門,訪得千家情。挨家挨戶走訪是張振山駐村以后迎來的首個考驗,平日里不善言談的他,從一開始硬著頭皮敲門,到后來成為村里的“活地圖”,一戶不落、一人不落的走訪,很快就熟悉了村里常住人口、脫貧戶、產業發展及土地使用等基本情況。茶余飯后、田間地頭,他成了村里老人口中的“小張”、孩子口中的“張叔叔”,不知不覺中和鄉親們的距離拉近了,他和海關同事打趣地自稱為“村里人”。

“造血”賦能帶動真致富
“如何激發駐村發展的內生動力,實現造血功能”,是張振山一直思考的課題。在他的建議下,工作隊提出“圍繞產業、鼓勵創業、促進就業”的工作方向,他多次走訪駐村附近的空心磚生產廠、生物燃料廠、糧食酒加工廠等企業,了解生產用工需求,協調企業就近用工,帶動當地脫貧群眾在家門口就業。
小米、豆油加工車間是哈爾濱海關幫建的產業項目,生產的笨榨豆油、有機小米是村里的“拳頭產品”,銷量一直不錯。近來小米、豆油銷路不暢,鄉親們滿臉愁容,他看在眼里、急在心上。受直播帶貨啟發,他在微信朋友圈“毛遂自薦”,為駐村特色農產品線上帶貨,同時積極與地方有關部門溝通,向綠博會、綏化鮮食玉米節等展會平臺申報駐村特色農產品,擴大助農產品影響力。經過努力,成功帶動銷售笨榨豆油、有機小米等特色農產品累計超5000斤,銷售收入6萬余元。
一心為民結下真情誼
“太感謝工作隊了,沒想到土雞蛋還能賣這么多錢”,脫貧戶王立超一邊數著賣土雞蛋賺的錢,一邊高興地說。通過工作隊的努力,農家土雞蛋正源源不斷地端上城市餐桌。
“感謝駐村干部,幫我家解決了大難題,這回新下的羊羔子不會再凍死了!币騽展ぢ湎職埣驳拇迕窭咸湛粗ぷ麝爭徒ǖ90多平米保溫羊圈,露出了久違的笑容。
為幫助家境困難的孩子實現求學夢,張振山逐戶走訪,建立駐村在讀高中生檔案,發起“關愛寒門學子、彰顯海關擔當”愛心助學募捐活動,共募集善款1萬3千多元。
“我收到的不僅是一份助學金,更是鼓勵和希望,非常感謝小張哥,感謝工作隊!苯衲陝偪忌洗髮W的小武在接過助學金時激動地說。
一年多的時間里,工作隊為鄉親們辦好事實事40多件,暖了民心,美了鄉村。(完)